(来源:辽宁日报)股票配资官网交易中心
转自:辽宁日报
康平激活“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资源,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图为卧龙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景色。 本报记者 杨靖岫 摄
本报记者 张艾阳 金晓玲
核心提示
康平,沈阳市最北端的县,面积21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25.3万,世人眼中的传统农业县。
如今,一场工业突围正在这里强势上演。全省首个生物化工产业园获批开建,一期工程正火速推进;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笃定“落子”,投入320亿元建设沈阳风光制氢融合生物质绿色醇油基地,项目开工已进入倒计时;产业链效应正在呈现,大批嗅到商机的上下游企业奔赴而来,已储备项目超过百个。
今年上半年,康平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创下近年来的最好成绩,在全省100个区县中排名第30位,较上年同期前进了56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23个月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展开剩余86%工业底子薄弱,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垫底的康平县,“逆袭”路上到底做了什么,才会引发这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变化?带着问号,让我们共同深探正在由农业大县转身工业强县的康平。
新路子
传统农业县开辟工业新赛道
初秋的阳光,倾洒在康平经济开发区朝阳工业园内的一片工地上,数百名工人正顶着烈日忙碌奋战。
风尘仆仆赶来的县开发区副主任赵海军,顾不上擦汗,就开始介绍起来,“眼前在建的就是沈阳生物化工产业园,规划5个功能分区,其中的绿色能源产业区就是投资320亿元的‘巨无霸’项目——沈阳风光制氢融合生物质绿色醇油基地所在地。”亲历了园区从谋划到开建、项目从洽谈到落地全程的赵海军,对这里的深厚情感溢于言表,“昔日的盐碱地,如今承载着康平发展的新希望、大未来。”
“新”与“大”,装着的是康平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传统农业县开辟出了工业强县的新赛道。
在沈阳市的13个区县中,地处最北端的康平县曾是个不起眼的“小个子”。因为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康平县一度被贴上了“康十三”的标签。但这里的地瓜、花生等农产品口感极佳、声名远播,这与其富风多沙的自然条件息息相关。
康平县属于风能资源I类区,平均风速7.5米/秒,且风的密度非常高。近年来,康平县靠风力发电获得了不错的发展。但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调整,风电收益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赵海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23年,康平县的地区生产总值是129.1亿元,工业增加值12.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仅占沈阳市总量的0.8%,这意味着工业对整个县域经济的支撑力极其有限。政策调整后,本地工业根本消纳不了全县生产的绿电。
风电优势即将无以为继,农业县如何强工业亟待破题。
“风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只要地貌不改变,康平的风资源在全省乃至更大范围内都是最好的。”康平县委书记王铁利的想法十分坚定,在他看来,谋划产业必须符合区域实际,找准定位,锚定方向,一干到底。
除了风能之外,秸秆资源富集也是康平的一大优势。沈阳生物化工产业园周边,1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秸秆资源超过500万吨,2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秸秆资源超过2000万吨。秸秆通过生物化工技术生成一氧化碳后,与风电制氢结合,就能产出绿色燃油甲醇。同时,康平县位于辽、吉、内蒙古接合部,300公里范围圈覆盖24个中大型城市及渤海湾重要港口,地理优势十出突出。
审视自身,顺着产业链探研,康平看见了新希望。
去年春天,康平与一直在寻找风力资源和秸秆资源丰富的地方发展绿色燃油制造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不期而遇。双方需求、思路完美契合,农业县工业突围的新路子渐渐清晰。
新纪录
全省首个生物化工园仅8个月就获认定
这条新路子,挺进的是一片前景广阔的产业蓝海。
业内专家介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国际航运中货轮和飞机使用的燃油都要求添加环保的绿色燃油,以实现运输降碳。据全球甲醇行业协会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计,到2050年全球绿色甲醇需求量将超过3亿吨。
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着各地加快相关产业布局。把握机遇,我省正着力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沈阳市提速“北方氢都”“储能之都”建设步伐。如此背景下,康平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的“牵手”被寄予了更多的期待。
但伴随期待而来的,还有挑战。氢与生物质原料融合生产的化工产品都需要在专业的生物化工园区中生产。工业底子薄弱的康平县要建化工园区,能实现吗?
从去年4月启动园区认定工作,到今年1月16日通过辽宁省工信、发改、应急、交通运输等7个部门的严格审核认定,仅用时8个月,沈阳生物化工产业园创造了全省化工园区认定的最快纪录,填补了我省生物化工产业领域的空白。
新纪录的背后,是沈阳生物化工产业园完成292公顷城镇开发边界调整的行动,这为园区争取了4.48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和省、市的全力支持。”王铁利坦言,“这给了全县上下合力拼、埋头干,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的最大支撑。”
此次集全县之力的团队作战,也是对康平干部队伍作风转变的一次磨练和检验。赵海军回忆:“无论省里相关部门提出的意见是什么、要求的反馈时间有多长,我们都坚守自己的底线,就是‘事不过夜’。凌晨两三点钟研究、修改、盖章,所有工作人员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
今年3月,辽宁省与中央企业深化合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能建沈阳风光制氢融合生物质绿色醇油基地项目正式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达320亿元,一期建设1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二期拟建设40万吨绿色航油及其他。
4月,投资8.45亿元的沈阳生物化工产业园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新格局
延链强链重塑产业“骨架”
因风寻路,御风而行,如今的康平面貌一新、干劲十足。
紧盯绿色能源、生物化工等重点产业,康平县梳理出10个产业图谱,依托沈阳生物化工产业园区,加快引进上下游产业项目。按照规划,园区除了绿色航油、氢氨醇核心产业链条外,还充分利用康平丰富的秸秆资源,融合发展生物制造、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
沈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差异化的发展方式,更加突出了为沈阳乃至辽宁的汽车、航空航天、芯片等产业配套,释放优势延展产业链条,有助于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良好生态,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目前,我们储备的项目已经有100多个,涵盖了绿色能源、生物制造、生物新材料、精细化工等多个领域,其中密切对接跟踪中的项目有20多个。”康平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康平的产业结构,助力康平实现生态变现、产业升级、人才回流的“三级跃迁”,开启传统农业县向工业大县、工业强县的华丽转身。
齐心协力的新一轮奋战早已打响。在康平县迎宾路与中心街两条主干路交汇处,搁置十余年的停缓建项目重焕生机——今年1月,康平县新的政务服务中心在这里启用迎客。县营商环境建设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刘祎兵介绍:“我们在中心一楼为沈阳生物化工产业园开辟了专属服务空间,企业入驻、项目落户可以直接进入快速通道。”
“其实,在这个服务中心,工商注册登记半小时就能办妥。”见有记者在采访,一名刚办完业务的企业职员主动走过来,笑着夸道:“这里除了不能办驾照,个人、企业的事基本全能办,可方便呢!”不仅在现场办事快,康平县营商等部门还延伸服务,第一时间响应企业需求,上门“帮代办”,全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去年,康平县新注册市场主体4000余户。
夕阳下,沈阳生物化工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现场,消防站、污水处理厂、应急事故池等配套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今年10月底前竣工。康平县目标明确:按照化工园区最高标准D级标准建设,不给区域发展遗留任何隐患。
“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建好园区、抓好项目,逐步把县域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王铁利坚信,“不久的将来,康平一定‘飞’起来。”
记者手记
“实”字破题
金晓玲
发展之路,从来都不是等出来、看出来的。在调研康平产业发展过程中,县委书记王铁利反复提到一句话——“符合实际,找准定位。”
曾几何时,一些地方谋划产业,习惯于“守摊子”,热衷于“抄作业”,要么无法突破自我、囿于老框框,要么别人干啥我干啥、盲目追热门。结果就是,项目来了难以真扎根,产业发展自然会“水土不服”。
康平发展生物化工产业,绝非无中生有,而是将“靠风吃饭”升级为绿电制氢,将秸秆处理升级为转化碳源,将自身优势充分激活、延展释放,发展路径迈向质的跃迁。
如果说康平“实”字破题的第一刀砍中了不切实际的“虚浮病”,那么,第二刀则砍向了急功近利的“短期病”。对的路,再难也要走,阻碍再多也全力攻,即便任上等不到硕果满枝也要干。这是采访中遇到的很多康平干部所展现出的顽强干劲、传递出的朴素信念。
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战进入最关键的收官阶段,尤其需要这样的干劲和信念股票配资官网交易中心,愈战愈勇,再接再厉,战一役成一役,迈向胜利。
发布于:北京市博星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